漆黑的汽车旅馆走廊,吱呀作响的木质地板,还有那双在窗外若隐若现的眼睛——如果你追求肾上腺素飙升的体验,这款心理恐怖游戏绝对能让你整晚不敢关灯。作为Fears to Fathom系列的第二章节,Norwood Hitchhike将带你走进19岁少女Holly的噩梦之夜,用第一人称视角亲历那段毛骨悚然的公路逃亡。
还记得深夜独自开车时,后视镜里突然出现的车灯吗?Holly Gardner就遭遇了这种噩梦。游戏大会返程途中,这个倒霉姑娘为避开拥堵拐进诺伍德山谷的偏僻公路,却不知自己正驶向连环杀手出没的汽车旅馆。开发者用纪录片式的叙事手法,将真实犯罪事件改编成这个令人窒息的互动故事——你每个选择都关乎生死,而游戏里那些泛黄的报纸剪报和断续的警用无线电,都在暗示着更黑暗的真相。
1、比起那些只会用Jump Scare的廉价恐怖游戏,这作更擅长用环境叙事折磨玩家。当你在翻找汽车旅馆抽屉时,突然听见门把手转动的声音;当你躲在衣柜里,从缝隙看见黑影在房间里徘徊——这种心理压迫感会让手柄都被冷汗浸湿。
2、多结局设计相当硬核。我三周目才解锁全部结局,某个隐藏结局需要你在前三个章节都作出特定选择,这种蝴蝶效应式的叙事简直像在玩恐怖版《底特律:变人》。
3、道具系统暗藏玄机。那个看似普通的汽车钥匙不仅能开门,还能在关键时刻当武器用。建议把每个物品都360度检查一遍,连便签条背面的铅笔痕迹都可能是密码线索。
开发者绝对是环境氛围营造的天才。游戏里没有血池肉山的视觉冲击,而是用动态光影玩心理战——走廊尽头的灯光会突然熄灭,电视机雪花屏里闪过凶手剪影,最绝的是收音机里播放的乡村音乐,会随着危险临近逐渐变成扭曲的噪音。建议戴耳机玩,那次我明明锁好了房门,却突然听见背后传来呼吸声,吓得直接把手机扔了出去。
1、遇到柜子就钻!这游戏里的躲藏点比《逃生》还多,但记住凶手会检查第二次,我有个朋友就是躲洗衣篮被揪出来的。
2、手电筒要省着用。电池耗尽后只能摸黑行动,但有趣的是,某些线索必须关灯才能看见荧光记号。
3、多和鲤鱼ACE的实况对照着玩。那家伙发现了好多邪道玩法,比如用微波炉定时器声东击西,连开发者都承认没想到这招。